3、截矩标准法:该方法采用2个标样,覆盖很窄的浓度范围,在这2个标样点之间画一条直线,空白不需要测试。用于样品在标准曲线的饱和区,以减少误差。
4、标尺扩展法:选择该校正方法,样品的最终测试结果将是测量值(吸光度或强度)乘以扩展系数。标准曲线的测试将仅测试标样空白。
5、内标法:在该模式下,标样和样品吸光度都将参考该内标元素信号的波动情况自动进行修正。
八、测定方法评价
1、灵敏度:灵敏度s的定义是分析标准函数A=f(c)的一次导数S=dA/dc。在原子吸收光度法中,习惯于用1%吸收(即吸光度值A为0.0044)灵敏度。
(1)特征浓度:定义为能产生1%吸收信号时所对应的被测元素的浓度。特征浓度的计算公式:
c0=cx×0.0044/A
式中cx表示待测元素的浓度;A为多次测量的吸光度值。
(2)特征质量: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常用绝对量表示,特征质量的计算公式:
m0=0.0044/S=cx×V×O.0044/A;
式中cx表示待测元素的浓度,V为进样量,A为吸光度值。
2、检出限(DL):按特定的分析方法,能以适当的置信度,测出被测元素的最小浓度(或质量浓度)或最小量称为检出限。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检出限时,选取一份标准溶液(其浓度c不应大于计算出的检出限值的5倍,连续测定10次,求得吸光度平均值为A和标准偏差为盯,按下式计算检出限:
DL=k·σ·c/A
其中:k为置信因子,一般取3。
不过,检出限只是一个能够可靠地进行定性检出的最低浓度,理论和经验表明,要想确定能够可靠地进行定量测定的浓度,还必须将检出限值再扩大3倍,这一数值称为测定下限。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光谱,氢,标准曲线,元素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